星期三, 8月 30, 2006

8/30 寫信給老師

Dear Prof. Yang:

自從上次跟老師寫完信之後的日子裡,我已經把我手邊的資料都掃過一遍了。
雖然不是全盤了解這裡資料中所提到的義意,但在看完老師所給的資料及學長所
建議的書本之後,我再回過頭去研讀論文已能概括明白這些論文所做的研究,並
且我也想到一些在這些研究中,能著墨的點。

其實在看了這麼多資料之後,綜合來說,最大的心得就是 Ontology 可以協助在
做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時,能更明確地界定出其 Dimension 。當然其它的心得
還滿鎖碎的,而且有些還在內化中。但就看完這些書本及論文之後,真的對所要
做的領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也知道即將要做的論文分析,在國外的學者
Crane 早在1972年就已經做過類似的研究,希望能進一步研讀。

我的研讀已告一個段落,希望在跟老師討論後能有往下一步走的目標。另外還
要跟老師討論有關這學期我所選的課程,希望老師能給點建議。另外跟老師報告
,我的時間除了白天的時間比較沒辦法從工作抽身之外,晚上的時間從六點開始
都是 Free 的,Sun.~Sat. always standing by。謝謝老師。

--
With Best Regards.
學生趙逢毅 August F.Y. Chao

星期二, 8月 22, 2006

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課表~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老師 楊亨利
時間 三EFG
地點 商館260102
學分 三(必)

Java 專題 Speical Topic on Java
老師 曾淑峰
時間 一EFG
地點 逸仙樓五樓電腦教室
學分 三(選)

資料採掘技術與企業應用 Data Mining Technologies and Business Application
老師 余千智
時間 五EFG
地點 商館260209
學分 三(選)

碩士班新生學號表

九十五學年度碩士班新生學號表 95.08.18更新
系級名稱 學號 姓名 修業別(招生管道)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1 翁榮暉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2 陳怡璇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3 陳冠妤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4 林盈君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5 黃健維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6 費彥霖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8 羅國倫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09 林孝禹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0 莊薏臻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1 曹飴珊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2 邱祺馨 碩士(碩甄)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3 陳韋均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4 陳俊吉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5 許婷筑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6 胡永宏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7 呂加佩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8 黃泓翔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19 趙逢毅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0 卞彥鈞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1 賴麒文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2 徐國英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3 李佳芳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4 蘇意婷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5 王寶翔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6 陳韻羽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7 溫豐全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8 李惠卿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29 陳瑞鴻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0 莊竣丞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1 張 維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2 張耿嘉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3 涂志樺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4 蕭祥恩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5 蔡明輝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6 潘建全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7 陳惇仁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8 陳玟妤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39 馮秉義 碩士(招生)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5356040 廖良諭 碩士(招生)

星期四, 8月 17, 2006

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預排課表

一定會去 take 的課程如下…


灌檔 一般 中文 研究方法 資管碩一 1869 356008001 1 必修 3.0 楊亨利 三EFG 商館260102
備註:
英文科目名稱:Research Methods


* 老闆的課,不上會被打屁屁的!

可能會去 take 的課程如下…


一般 英文 全球電子企業研究專題 資管碩一等 1872 356578001 1 選修 3.0 李有仁 四8EF 商館260308
備註:第一學門;英語授課
英文科目名稱:Global Electronic Business Research Seminar


一般 中文 商業智慧與信用風險管理 資管碩一等 3050 356593001 1 選修 3.0 曾淑峰 二FGH 資管電腦室
備註:第三學門
英文科目名稱: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一般 中文 資訊政策與數位社會 資管碩一等 1876 356639001 1 選修 3.0 湯宗益 二EFG
備註:
英文科目名稱:Information Policy and E-Society

一般 中文 資料採掘技術與企業應用 資管碩一等 1877 356660001 1 選修 3.0 余千智 五EFG 商館260209
備註:人數限制為20人。
英文科目名稱:Data Mining Technologies and Business Application

一般 中文 Java專題 資管碩一等 3055 356758001 1 選修 3.0 曾淑峰 一FGH
備註:大學部與碩士班合開,教室在逸仙樓5樓20人的電腦教室
英文科目名稱:Special Topic on Java

(8/9) 老師您,有關我每週寫信給您,我做個改變…

Dear Prof. Yang:

關於我每週寫信給您,本來是想說跟老師報告我的唸書進度,就
如同在公司會跟上司做每週的報告一般。但經過過去幾週我自已的
觀察,好像不能這樣子套用,我在想原因是我自已本身還沒有足夠
的基本知識跟老師做這麼密集的進度報告。我現在仍是在唸我所拿
到的書面資料,只是尚在消化理解之中,加上我所利用的下班時間
實在不長,週未又會因為特定的假日(如這週的父親節),而沒法子
靜下來唸書。但老是寫一些沒有內容的信給老師也不是辦法,所以
跟老師報告,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不會再寫週報類的信,直到我把手
邊的資料看一段落之後,再一次寫信給老師報告。手邊的資料目前
初估進度是完成50%左右(書本到第四章,paper 看還差二份ontology
的paper) 我自已初估是八月底之前要完成所有的研讀。在研讀完所有
的知識之後,會再寫信給老師並附上我對這此資料的想法。


以上報告。

--
With Best Regards.
學生趙逢毅 August F.Y. Chao

星期二, 8月 01, 2006

<<報告老師>> 8月1日

Dear Prof. Yang:

很抱歉原本週日本來要寫信給老師,但是因為那天我從老家(澎湖)回到新竹太晚且
太累了,而星期一又到交大上課,所以到今天才寫信跟老師報告進度

目前我已經看完三篇 paper 但我只單純研讀三篇文章中的secondary research 部份
,大體上了解了在三篇論文中在談有關社會網路分析時會談到的文獻、學者、討論到
的重點。這三篇文章我在研讀完之後有大略做了一下summary,大多數的學者在我研
讀Social Network Analysis書本的時候,在第二章有很清楚的描述。而目前的進度是到
研讀書本的第三章討論有關網路分析中的資料及資料相關性等問題。

另一個部分,Ontology 的部份,我過去的一週並沒有研讀。我目前的規劃是先把書本
看完第三章,再過來研讀老師所給的 Ontology 文獻。


進度上我覺得還是有點落後,我會再加油的。
--
With Best Regards.
學生趙逢毅 August F.Y. Chao

What Lee 1969 had done?!

http://www.analytictech.com/mb119/chap2e.htm

A comparable, and slightly earlier study was Lee's work on The Search for an Abortionist (1969).
In a situation where abortion(墮胎) was illegal, Lee wanted to discover how women acquir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for such terminations.
Doctors who undertake(試圖;著手做;進行,從事) illegal terminations cannot advertise and
must often operate from hotel rooms rather than from clinics.
Those who seek an abortion must, therefore, try to obtain information from those of their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who may have had some experience with abortion in the past, as these people are likely to have that information or to be able to put them in contact with others who can help.

To study this process, Lee contacted abortionists and women who had had recent experience of an abortion.
In constructing her sample she was, interestingly, having to use information search techniques which were similar to those used by the women themselves.
Like Granovetter, she used a mixture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gather her data.
Having explored various aspects of their life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conception and abortion, Lee turned to an examination of their search for an abortionist.
The search involved the making of informed guesses about who might be able to help, either
by providing the name of an abortionist or mentioning a further contact who might help.
Lee found that women approached an average of 5.8 people before successfully contacting an abortionist the actual numbers of contacts ranging from 1 to 31.
A number of the contacts, of course, were 'dead ends', and the 'successful chains' varied in length from one to seven steps, the average length being 2.8.
Over three-quarters of the successful chains involved two or fewer intermediaries (Lee, 1969: Chapter 5).
Contacts tended not to be relatives or those in authority (employers, teachers etc.),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s were female friends of the same age.